恭王剔除掉,也还有六位皇子可培养选择。
这些皇子里面,总有一个能继承大业,延续大晋千秋。
皇帝恢复了帝皇沉稳,点头:“朕问早了。”
“......”她也觉得。
陛下身体虽出现一时阻滞,只要调养得好,康健十数年不在话下。
继承者问题,在未来可以慢慢观察挑选,不必急。
但以后还问她这问题,大概率她还是会这么回答。
先惜命,后惜财。
修道之人,向往长生,她可不想找死。
皇帝动着不太听话的嘴巴,说了句:“山原县的事,既然有玄门中人添乱,你去清理掉。事毕,朕让你父亲升官。”
靠着女儿做官升官,也就武安伯有这运气了。
听了皇帝此言,郑离惊转了下眼珠子,很好意思的问:“陛下打算给臣女父亲升什么官?”
要是不合适,趁早换。
皇帝瞧她那样,哪有不明白。
“你有甚要求就提,朕听听看,可行就如你愿。”
这丫头得用,以后会更得用,皇帝愿意给她面子。
郑离惊认真的想了想,京都有哪些职位合适自己的爹施展他的忠心。
可到底是不太熟悉各个官衙的职位。
她只能把自己的爹不打算去西北,想留京做官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并加以解释:“臣女父亲想陪我母亲到最后,至少这三几年不愿离开京都。”
皇帝听了,呵呵两声。
“倒装起长情人儿来了。”
凉州第一美人娶回家二十年,现在才知道要珍惜。
黄花菜不凉也不热乎了。
这蠢货,放哪儿能不招他眼,又能让他女儿满意,嘴歪了的皇帝都得多想想。
第225章 帝问,助父升官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